2022年10月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 根据中国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人数超过1亿人,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1600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一、当发现精神障碍的苗头,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掌握精神健康知识,正确认识精神疾病,破除传统观念影响,不因为出现精神障碍而自卑或悲观失望。
其次,要争取尽早接受干预和治疗,不要误以为精神障碍只是性格问题,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不要认为只要身体没有毛病就是健康的,心理上的健康同样重要。
情绪系统是人体生理系统与认知系统交叉结合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压制它,更不可能“堵”住它。 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和接纳情绪。对于负面的情绪,我们需要通过体会和感受而逃离情绪的驱使,变成情绪的主人。 当负面想法产生时,我们可以先尝试问问自己:支持我这种观点的证据是什么?我的想法符合逻辑吗?这样的想法能帮助我解决问题吗?

通过对自己的反思,重新评价和修正,帮助我们以更合理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从而摆脱坏情绪的影响与干扰。试着将“今天我为什么这么难过?”变为“今天小明为什么这么难过?”,让一些有趣的脑内小剧场帮助自己逃出情绪的牢笼,以更加客观的眼光反映现实世界,调控情绪。

事实上,出现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我们不需强行压制,而应学会自我疏导。若已经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也不必感到羞耻,只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若身边有精神卫生异常的亲友,我们应当给予关怀,也许一份尊重,一份陪伴可以拯救一个迷失的灵魂。

在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我们不妨给精神一个放松的机会,让阳光穿透阴霾,照亮心灵,增加了解,增加包容。祝每个人都能把快乐和痛苦转化为体验和乐趣,获得感情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