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青少年早期抑郁症,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5-02-28

近年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正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青少年时期,作为生长发育、社交互动及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的多重变化,均可能增加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为有效应对青少年抑郁症,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其症状,并进行早期识别。以下是青少年抑郁症的一些早期预警信号:

1.持续的情绪低沉

青少年可能长时间感到沮丧或悲伤,难以体验快乐,情绪状态显著低落。

2.兴趣缺失

对日常活动及以往热爱的事物(如体育活动、社交聚会、游戏爱好等)失去兴趣,缺乏参与热情。

3.精力不足

即便未进行繁重的体力活动,青少年也可能频繁感到疲惫不堪,做事时显得拖沓无力。

4.情绪波动显著

即便未进行繁重的体力活动,青少年也可能频繁感到疲惫不堪,做事时显得拖沓无力。

5.自卑与绝望

青少年可能频繁表现出自卑感,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无望,甚至可能谈论死亡或自杀念头。

6.过度敏感

他们对外界评价及同伴看法异常敏感,容易感到被忽视或排斥,从而加剧自卑和孤独感。

7.注意力分散

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或工作时思维模糊,完成任务变得艰难。

8.学业动力下降

由于认知功能减退,青少年可能感到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

9.叛逆行为

通过叛逆、违抗家长和老师等方式来应对内心压力,部分青少年可能进一步寻求极端逃避方式,如滥用药物、酒精等。

10.网络依赖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活动,如社交媒体、电子游戏等,以此逃避现实困境和压力。

11.睡眠与饮食异常

可能出现早醒、失眠、嗜睡或食欲下降、暴饮暴食等变化。

12.社交退缩

不愿意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社交活动,减少对家庭、学校等日常活动的参与。

13.躯体化症状

如头痛、胃痛等无明确生理原因的身体不适

14.自残行为

反复出现划痕、割伤等伤害行为,且伤口不符合常规意外原因,青少年常试图隐藏这些痕迹。

15.自杀意念

直接谈论死亡或自杀计划,从极度低落情绪突然变得平静,疏远他人,研究自杀方法等。


面对这些征兆,家长和老师应保持高度警觉,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一旦发现青少年长期存在情绪或行为异常,应采取温和、耐心的态度,询问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若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精神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医院、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参与。治疗虽关键,但后续的心理支持和环境调整同样重要,以帮助孩子彻底走出心理阴霾,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文章来源:郑州仁康精神病医院服务号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精神科预约电话:0578—6619101

心理科预约电话:0578—6956955


公交路线:

路线一:3路(开往三溪口卫生院)至下坦村

            步行300米到达青田康宁医院

路线二:8路(开往船寮公交站)至溪口村

            步行1.3公里到达青田康宁医院


COPYRIGHT © 2020-2030 Kangning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evd.

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08084号-1 技术支持:杭州耶利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