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明治效应
无独有偶,在心理学中也有类似的批评技巧——三明治效应,即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被批评者能够愉快地接受批评或建议。

例如:父母想让孩子改掉考试时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可以这么和孩子说:宝贝,你这次考试成绩不错哦,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表扬);但妈妈/爸爸发现试卷上有很多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尤其是计算这一部分,你是不是太粗心了呢?(批评);下次考试时要记得细心读题,不要再因为马虎丢掉分数了哦,妈妈/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加油!(鼓励)这么一来,不仅父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且孩子也能积极地改正错误。
因此,批评并不总是让人心生不快的,只要掌握好技巧,应用好三明治效应,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指做事情过于注重结果、忽视过程,且为了达到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
它源自于美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瓦伦达是一个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后回忆说:“我知道他这一次一定会出事的,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表演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对不能失败;但以前每次成功的演出,他都会把心思放在走钢丝这件事情上,而不去管结果如何。”
瓦伦达的失足是令人惋惜的,但从中,我们要明白的是:专注于事情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患得患失终将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同时也启示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一切事物,戒贪戒欲,戒骄戒躁;专心致志地做好眼前事,注重过程,而不纠结于结果。
就像《单身即地狱》的宋智雅所说的:“越想自信,越自信不了,做自己就能真正地自信。”
所以在平常,不管是面临即将到来的重大考试、重要面试;还是其他重要事务,都切忌不要在一开始就想着要如何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或者是要如何表现才能展露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因为越是有这样的想法,越容易出现瓦伦达效应。只有内心放松平静,平和对待,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干扰,产生最好的结果。
三.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人际期望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这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自觉地受到自己或他人潜意识作用的影响,并因此产生自我暗示,做出相应改变。
比如在学校中,如果老师能对差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鼓励和引导,那么这类学生也会慢慢地由差变好、由调皮捣蛋变得积极向上。
又比如在家庭中,一个常被父母鼓励的孩子,往往更自信、更乐观、更开朗、更聪明;而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常被父母指责和谩骂,则更容易变得自闭、内向、敏感、自卑,最终朝着“坏孩子”方向变化。
由上,罗森塔尔效应启示着我们:当对人或对事怀有积极期待时,最终会产生美好结果;反之,如果一味消极待人接物,则会变得愈加颓废。因此,在生活中,怀揣美好期待才能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