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拖延症?
发布时间:2022-03-28

在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过拖延行为?例如:晚上躺在床上时,想着今晚一定要早点睡、一定要在10点前睡着;却一直拿着手机刷刷,并时不时地想着再玩一会、再等一会就睡觉。

1.jpg

于是到半夜12点甚至更晚时,还在刷着短视频、看着小说、玩着游戏、吃着夜宵等等。


2.jpg


  最后又在这样不断拖延的恶性循环中,顶着黑眼圈醒来,疲惫地去应付工作与学习。


  又比如在准备某项考试或要完成某项任务时,总是习惯性地一拖再拖,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火急火燎地开始,最终潦草完事。


3.jpg


由此,从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拖延习惯极其容易养成,并且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恶劣影响,使人的行动能力和做事积极性大打折扣。那么,面对拖延症,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它呢?请看以下五个小妙招。





一、行事有计划,将每个任务拆分成不同的小任务,并标记好各小任务的完成时间


 有时候,我们习惯性地拖着不愿去完成一件事,追溯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做详细的规划,不知道事情该从哪里下手、该从哪里开始。所以只能自欺欺人,一拖再拖,最终草草结束。


 但如果我们尝试着把困难的任务一步一步地化解,把它像切蛋糕一样,一刀一刀地切成小块,那么整个事情就会变得清晰明了,执行起来也会比较容易,比较有信心完成。

5.jpg


并且每当小任务按时间完成时,我们自身的成就感也会得到极大满足,继续做事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就像考研或是考公务员这种重大考试,若是事先不拆分好任务、计划好完成时间;且总是习惯性拖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最终上岸的机率会大大降低。


6.jpg






二、利用正强化,及时奖励自己


正强化是一个行为的积极结果,它会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比如说小孩子挑食,不爱吃青菜,那么父母可以和其约定,吃一口青菜才能吃一块肉。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为了吃到肉,也会主动吃青菜,最后摒弃挑食的坏毛病。

11.jpg

同样,对于有严重拖延症的人来说,也可以提前和自己约定,每完成一件拖延的事情,就奖励自己喝一杯咖啡、吃一块蛋糕、订一杯奶茶、买一件喜欢的东西或者是出去走走等等。


7.jpg


这样,慢慢地,在正强化的影响下,在及时奖励的情况下,拖延症也会一步步地被瓦解,最终养成积极做事的好习惯。





三、寻找榜样,激励自己


有时候,我们也会害怕所要做的事情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所以迟迟不敢开始,并将它不断后延。


此时,极佳的应对方法是:利用好身边的一切资源,去寻找类似事情的榜样。观摩榜样的做事过程及结果,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激励,克服恐惧和失败心理,增加行动力。


8.jpg







四、采用五分钟启动原则


每当提到拖延症时,有个事实就不可避免,即:很多时候,大家拖着不去做事,仅仅只是因为“懒癌入骨”,行动力匮乏而已。


所以在面对这种懒洋洋,不想动的情况时,可以先试着将事情做五分钟。坚持五分钟后,行动积极性会被极大地调动,从而迅速进入做事状态。


9 (1).jpg


比如快要考试了,却一直懒懒的,不想看书;那么可以先尝试着把书放在眼前,看它个五分钟。五分钟后,自然能慢慢进入状态,认真复习。






五、坚定信念,保持乐观心态


     众所周知,克服拖延症,从来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多种阻碍,也很有可能会多次故态萌发。


10.jpg

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面对克服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念,保持乐观心态,以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拖延行为,努力战胜它们,成为一个有强大行动力的新自我。


9.jpg

COPYRIGHT © 2020-2030 Kangning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evd.

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08084号-1 技术支持:杭州耶利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